泉州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产增效行动 促农业全链发展
助“菜篮子”稳产保供
近日,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印发《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产增效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实施紧紧围绕“六稳”“六保”,特色以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现代行动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为重点,农业突出抓好一批农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,增产增效展力争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得到较大幅度增长,促农实现疫情防控和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双胜利。业全
“目前,泉州我们已完成早稻播种31万亩、实施新种蔬菜19万亩目标任务,特色生猪存栏71万头、现代行动出栏45万头,农业春季农业生产进度略快于往年。增产增效展”市农业农村局产发科科长刘立新告诉记者,促农今年春节以来,我市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、“三农”工作等系列政策措施,制定农业复工复产9条措施、春季农业生产12条措施等,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增长势头。
为引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,助力“菜篮子”稳产保供,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《方案》,围绕强化产业体系建设促增产、强化生产体系建设促增效、强化经营体系建设增动能三个工作重点,推出13条具体措施。
产业体系 确保十大特色产业年产值增长6.7%
产业体系建设方面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29.8万亩、产量12.4万吨;新增设施标准钢架温室大棚1000亩以上,设施蔬菜种植规模超6.8万亩;加快恢复生猪生产,确定安溪、洛江、永春、德化、南安、泉港为生猪、特色畜禽工程县;推进一、二、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,确保十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增长6.7%。
生产体系 建立“产加销”联盟平台
生产体系建设方面,建设高标准农田16.5万亩;上半年新建项目15个、改扩建项目45个,新增产值12亿元,全年产值增加30亿元以上;建立“产加销”联盟平台,推动农产品生产企业同“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”“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”“拼多多”“一亩田”和“阿里巴巴”建立产销对接渠道。
经营体系 联合体经营预计年产值达13亿元
经营体系建设方面,巩固土地确权成果,在10个县(市、区)建立完善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、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;全年新建培育10家市级、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联结合作社106个、家庭农场57个、农户7900户,联合体经营规模7.5万亩,预计年产值达13亿元;建立15家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全年完成3.3万亩的服务面积。(记者许雅玲)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记者吴宗宝)近日,市人社局、市财政局联合印发《关于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服务工作的通知》,精简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办事程序,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,让群众真切感受到“放管服&r ...[详细]
-
受访专家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马艳良采写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水灾过后,高温高湿环境与积水污染形成双重健康威胁。肠道感染、皮肤疾病、呼吸道炎症、蚊虫传播疾病及霉菌 ...[详细]
-
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排行榜出炉 泉州5县市上榜前五十名
本报讯 记者 刘倩 通讯员 柯丽萍)日前,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在京举办《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》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线上发布会。 ...[详细]
-
瞄准建链强链补链目标,精挑细选招好商南安20个项目苗子 计划引资118.9亿元本报讯 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陈鑫炜 吴泉瑜)泉州市近日启动2020年泉州市产业链招商季行动,各地纷纷响应。为进一步引入&ld ...[详细]
-
点击下图链接了解详情↓↓↓十年磨一剑,一朝试锋芒!今年我市共有45084名学子步入考场迎接这场没有硝烟不靠颜值的战役就在刚刚!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生们可以查高考成绩啦!有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郭雅莹)为全力保障高考期间防疫工作平稳有序,市卫健委在开展多轮考点学校卫生检查与督导基础上,统筹调配全市医疗卫生资源,指定25家定点医院作为高考医疗保障医院,并统筹中心城区9家核酸检测医院 ...[详细]
-
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,今年的主题为“培养健康生活方式,筑牢家庭健康基石”。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,然而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认知误区。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的“好习惯”,其 ...[详细]
-
海峡网讯 通讯员 陈炯楠)6月16日晚7时许,石狮市公安局永宁边防派出所接到求助:某酒店有一住宿男子割腕自杀,请求警方帮助。接警后,永宁边防派出所迅速赶赴现场,发现一男子手腕处大量出血,已陷入半昏迷状 ...[详细]
-
截至10月9日,本届“川超”的门将,已以一腔似火热情和跌宕起伏的门前“踞”情,频频“出圈”。来摆一下,你们心目中的川超门神是哪个?(封面新闻记者刁明康 罗暄) ...[详细]
-
10年体检无异常,确诊癌症晚期!漏检频发,体检机构还能信么?
连续十年体检报告上显示“一切正常”,转眼却确诊癌症晚期,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像医疗剧里的极端桥段,却真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。近日,家住北京的执业律师张晓玲向记者投诉,她于2013-2023年连续在爱康国宾 ...[详细]